01《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一周年——私募行业加速洗牌 更好支持科技创新
7月9日,距离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条例》)正式发布满一周年。
《条例》发布一年来,多项私募行业相关政策和配套规则陆续推出。一方面,私募基金资金募集、投资运作、信息披露等相关制度等逐步完善;另一方面,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合同指引、信息报送等自律规则等配套规则也逐渐推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02三中全会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释放重要信号
央行会议强调,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健全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有效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03 私募信披迎强监管,要求穿透披露底层资产
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报送再迎强监管。
7月5日,中国证监会就《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报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信披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5日。
《信披规定》包括六大主要内容:总则、信息披露一般规定、差异化信息披露、信息报送、信息披露的事务管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其中,备受业界关注的是“向投资者披露私募基金底层资产信息”的规定。
总体来看,业内认为,《信披规定》落实《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对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和信息报送相关监管安排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细化,是对私募基金行政监管规则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4 A股并购重组风再起:拟IPO公司转道被并购,“A控A”升温
从标的所属行业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硬科技领域的并购正变得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科创板已披露/更新16起重组,均为硬科技产业,包括以半导体、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此前,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特别提到,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5国家医保局:逐步研究探索跨省异地就医按DRG/DIP付费
7月23日,据国家医保局消息,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探索将异地就医费用纳入DRG/DIP管理范畴。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对省内异地就医实行DRG/DIP付费,参照就医地的付费方式和标准进行管理,压实就医地医保部门属地管理职责,规范异地病人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诊疗、因病施治。逐步研究探索跨省异地就医按DRG/DIP付费。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06最高法详解公司法时间效力规定:坚持问题导向 彰显新法价值
为解决公司法施行后新旧法律的衔接适用问题,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7月1日起施行。
为准确理解《规定》的内容,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规定》进一步答记者问,就《规定》提及的“法律事实”“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等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07 并购市场持续活跃,年内A股披露130起重大重组事件
今年以来,随着诸多利好政策的出台,市场并购重组明显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A股市场已披露了130起重大重组事件,同比大增116.67%。业内专家认为,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下,随着相关制度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并购重组有望继续升温。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08资本市场改革最新方向:完善制度、健全功能、扩大开放
7月21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其中多处涉及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所涉内容多元,既与新“国九条”以来的严监管基调相契合,强调“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又着眼于资本市场良性生态建设的根本性问题,聚焦“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支持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关注多元化股权融资,要求“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