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上交所推动落实“科创板八条”,“并购重组”成七场专题会热词
8月2日,上交所召开科创板新信息及新材料公司专题培训暨座谈会。与此前多场活动一样,并购重组再次成为关键词。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上市公司运用“科创板八条”推出的创新制度和工具,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助力科创公司加强产业横向整合、纵向协同。 文章来源:央广网 02A股公司频借破产重整“自救”,国资踊跃充当投资人 作为“转危为机”的重要手段,破产重整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青睐。截至今年8月,至少有24家A股公司主动向法院申请或者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数量接近2023年全年的规模。有投行人士分析称,随着近年来配套制度的日益成熟,面临困境但又具备重整价值的公司、控股股东希望借此一“博”。有重整投资人分析称,对破产重整项目的投资,可以视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定增。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03八部门重磅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企业上市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局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发展。支持长江经济带相关企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04拓展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及方式,951家机构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632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会同财政部综合考虑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情况、相关企业展业情况、高风险机构及不良贷款转让处置需求等因素,研究出台有关制度,扩大试点范围或推进试点政策常态化实施,助力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拓展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和处置方式。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05外围市场剧烈波动 私募发声 多家接受采访的私募机构表示,受到美国经济数据走弱、市场担忧美股科技股高估值、套息交易出现逆转等因素影响,近期日股、美股等出现调整。私募认为,外围市场的剧烈波动可能对A股、港股市场产生多维度的影响,中期来看,或将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国内市场。从投资操作上看,部分私募已经降低了美股头寸,在A股和港股的布局将更关注内需、科技成长、高股息等板块。私募认为,美联储今年大概率是一种渐进式的宽松,而非衰退式降息。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06成立门槛大幅提高,新备案私募产品数量断崖式下降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运作指引》维持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初始实缴募集资金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元”的要求,同时强调“不得通过投资者短期赎回基金份额等方式规避前述实缴规模要求”。随着对产品设立规模和“帮忙资金”的严格限制,私募证券产品的成立门槛大大提高。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