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美联储罕见降息50个基点
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为4.75%至5%,即降息5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以来首次降息。分析认为,历史上,除非遇到重大经济危机,美联储在开启新降息周期时,很少大幅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本次以高出机构预期的力度降息,或为实现经济“软着陆”,对冲经济活动“失速”的风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2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主渠道作用 “并购六条”助力上市公司向“新”而行
9月24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官宣后,证监会当日就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或“并购六条”),坚持市场化方向,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意见》从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鼓励产业整合、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交易效率等六方面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从行业人士看来,《意见》总结过去的经验,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作出了多项突破性安排,打开跨行业并购空间、放宽并购未盈利资产条件,同时支持“A并A(即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公司)”、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并购。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有望激发资本市场新一轮并购浪潮。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03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提速扩围
进入9月,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正提速扩围,推进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国有经济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微观层次的企业重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与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外部的合并与联盟等;其二是宏观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是指企业改组为国有企业时将原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划分和结构调整,经过合并、分立等方式,调整合并。这为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明确了新动向,即除了体制机制类改革外,更加强调了功能使命类的革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和增强核心功能等领域。此外,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也是重组整合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剥离处置“两非”“两资”、盘活存量资源,以及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也有专家认为,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一条主线,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助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网
04国常会再促创业投资,更多细则有望落地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创业投资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大力发展股权转让、并购市场,推广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并购母基金或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促进创投行业良性循环。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要夯实创业投资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落实资本市场改革重点举措,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激发创业投资市场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05上交所为并购重组出“攻略”,规则政策与案例“一本”囊括
9月13日,上交所公开发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则、政策与案例一本通》。并购重组是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助力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新形势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帮助上市公司和相关市场主体理解规则、把握最新监管导向。
文章来源:央广网
06不良资产市场发展更趋合规,竞争更加有序
日益严格的市场监管,推动资管行业的发展更趋合规。经过多年的发展,不良资产市场“5+2+N+银行系”的市场格局日益明显。近年来,作为市场主力军的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深耕主业的力度不断加码,在严监管的市场环境下,持续深化改革,同时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从各类机构的发展来看,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更为优化,市场参与者凭借自身的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业务模式,共同挖掘不良资产市场的机遇。机构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不良资产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虽然各方在探索差异化发展的路径中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但是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仍然是市场参与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新加入的机构,更应该努力破解同质化竞争的难题。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07连降六年,PE/VC加速出清!投资机构卷向新质生产力
“私募股权基金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宣告终结。”在近日召开的2024第十八届沙利文中国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三届新投资大会上,沙利文与头豹研究院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PE/VC基金行业CFO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作出上述结论,并指出中国PE/VC管理人登记通过情况自2018年起连续6年持续减少。目前处于缩水状态的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也在倒逼投资机构改变投资策略。在沙利文第三届投资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技术是驱动经济增长最核心的要素,新质生产力有望引领未来产业投资新方向,将成为创投机构“穿越周期”的利器。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08私募最新成绩单出炉,债券策略业绩明显回落
债券策略业绩的领先优势正在减少。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为负,其中仅债券策略和CTA(商品期货)策略实现盈利,债券策略在收益上领跑,股票策略业绩垫底。不过,从短期表现来看,今年以来业绩领跑的债券策略私募基金7月以来收益明显衰减。在多位头部私募人士看来,后续债券市场风险与机会并存。从投资操作来看,债券策略私募需丰富收益来源,同时引导投资者降低收益预期。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